文章列表 > 优酷会员被指涉嫌故意侵犯消费者无奈会员

优酷会员被指涉嫌故意侵犯消费者无奈会员


泡泡龙数字生活 影视生活会员特惠充值平台

如果相关用户能够证明开优酷会员不是他开优酷会员的方式,而是优酷干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利用他掌握的信息强制用户开会员,优酷可能涉嫌私自窃取个人信息;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扣款涉嫌故意侵犯消费者财产权

如何退掉优酷会员_如何退掉优酷会员续报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的优酷会员是怎么开通的?” 福建人王生(化名)在电话中谈起自己的经历时有些无奈。

今年5月4日,王生突然发现,当天自己的支付宝被扣了15元。账单明细显示,本次交易为优酷包月黄金会员,但王生表示,他根本没有购买会员;账号之后,他也发现自己没有开通会员服务。

在调查中,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有此经历的不止王生一人。多位法律人士表示,如果用户能够证明其会员服务不是自己开通的,那么优酷将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非会员扣除会员费

“我一共有3个优酷账号,一个一个登陆了,但我不是会员,谁给我开了优酷会员?钱去哪了?” 回想起五月份的情况,王生还是有些疑惑。更麻烦的是,他没有办法关闭这个续订设置。

王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去年参加了优酷“1分钱7天会员体验”活动,但活动结束后没有购买会员服务,也没有在其他渠道购买过会员服务。次。” 隔了这么久,怎么突然变成会员了?”

王生希望优酷能够退款,并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经过一番沟通,优酷客服为他取消了续费设置,但王生原本设想的退款和解释最终并没有出现。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4年,就有用户在聚投诉平台反映过类似问题。来自吉林省的许政(化名)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他体验了优酷的“1分体验会员”活动,但之后未能开通会员服务,2014年3月和4月,他的支付宝分别被扣了15元。元会费。

更让徐峥无语的是,在扣费期间,他唯一的优酷账号显示没有开通会员服务。“我连会员都不是,扣什么会员费?而且每个月都扣,这跟抢劫有区别吗?” 徐峥在网上愤怒质问。

不仅如此,21聚投诉、新浪微博等多家网站的大量网友表示,不知道自己的优酷会员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扣费几个月后才发现。

微博网友“如心如诗”表示,除了今年春节前后优酷提供的一个月会员服务外,她从未成为优酷会员。“会员”服务,“这个是默认自动选择的吗?连续自动扣费?” 她很不解。

体验活动带来的困扰

法治周末记者致电优酷客服了解王生等人的情况。经客服查询,王生的支付宝扣款是因为他在参加“1分体验7天会员活动”时勾选了“自动续费并同意自动续费服务协议”,所以才有了后续的自动扣款. 费用。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6-7月,优酷推出“1分钱体验7天会员活动”。活动规则第三条、第四条规定:“1分体验会员享受连续包月优惠,自动加入连续包月计划”“体验服务满7天,系统将主动从您的支付宝中扣除15元或微信公众号到期前24小时,自动开通连续包月服务,续订有效期延长一个月”。

按照规定,王升、徐峥等人的账户应该在体验活动结束前扣款,但实际情况是体验活动结束几个月后才开始扣费。

对此,客服解释道:如果用户支付宝余额不足,则不会扣当月费用,也不会开通会员服务;用户支付宝余额充足后,将扣除费用并开通会员服务。

但是为什么扣了钱,还是不是会员?客服坚称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并表示扣款后,账户必须是会员。“可能是用户的账号有误,或者是用户的会员费已经过期,该账号已经不是会员了。”

法治周末记者联系优酷公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扣费后该会员没有激活,可能是用户在参加活动时,通过了会员身份认证。手机号,系统自动为手机号注册了一个ID,激活自动续费的也是这个ID,不是用户其他常用的ID。

一位互联网技术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该用户的优酷账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会员的。可能有几种情况。连续包月服务勾选;二是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三是优酷利用其掌握的用户信息为用户强行开通会员服务。

或涉嫌强迫交易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吴敬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很多互联网平台都实行了会员制,他的一个社交账号就有还遇到了成员突然变动的情况。

“目前的会员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付费的,一种是免费的。” 吴敬明表示,无论是哪种会员制,用户加入或不加入会员,都应以自愿为原则,“即使是免费会员制,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成为会员,也违反了用户的知情权,更何况是付费会员,还涉及财产等问题,‘命令’他们成为会员,网站的这种行为可视为强制交易。”

新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自己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其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吴敬明认为,如果相关用户能够证明开优酷会员的人不是优酷开会员的人,而是优酷做的,在这种情况下,优酷可能违反了多项法律规定。

“一是利用掌握的信息强制用户注册会员,优酷可能涉嫌私自窃取个人信息;二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扣款,涉嫌故意侵犯消费者财产权。”

吴敬明认为,如果用户能证明自己不是自己开通的会员,那么网站应该取消其会员资格并退还款项,其中不仅包括扣除的会员费,还包括会员为解决问题而支付的通讯费问题,甚至是扣除会员费产生的利息等等。

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无效

“退一步说,我刚刚参加了优酷的‘一分钱体验7天会员活动’,并不知道活动协议中有这样的‘陷阱’,难不成优酷有意推广这项活动?”不就是个陷阱吗?” 王生有些委屈。

北京太古律师事务所马宏民律师认为,如果不是优酷为用户开通会员,而是用户在体验“1分钱7天会员”时勾选了连续包月服务,或者免费的一个月会员服务。,只要用户能够证明是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的,那么这种协议就是无效协议。

马宏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优酷连续包月会员规则,《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消费者法》第二十六条都规定了当事人提供合同格式条款的义务;此外,对于网络服务领域的格式条款,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合同格式条款规范化指引》第9条也对义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规定。列示方式及列示方式: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使用合同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着方式提示合同相对人与其具有重大利益的关系、价格或者费用。可能影响其权利的,

“例如,消费者在与保险公司或银行签订合同时,一些重要的条款必须加粗、加粗,工作人员可能会当着消费者的面宣读或要求消费者抄写;以及关于以下内容- 优酷会员的开通和续费,如果大量用户当时没有注意到,很久以后才发现扣费,那么可以认定优酷没有尽到明确通知的义务,这是蓄意的行为。” 马宏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有权要求优酷退还会员费。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法治周末记者就曾因收到大量用户投诉,报道过优酷“7天会员活动1元体验”存在续费陷阱。各种问题仍在被用户投诉。

不少已经“获准”成为会员的用户表示,退订续费服务非常困难,不仅需要繁琐的步骤,还要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等选项。

记者从优酷客服处确认,开通会员连续包月服务,只需勾选支付宝一键支付选项,但若要关闭该服务,则需先完善会员个人资料和信息。优酷钱包,然后就可以关闭了。

马宏民表示,即使有大量用户发现了问题,但对个人来说,损失金额相对较小,法律服务成本过高,导致很多问题被忽视;作为企业,优酷自己付出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一些认真的用户起诉优酷并打赢了官司,优酷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小。”

记者查询发现,不仅是优酷,不少视频网站也因类似做法被用户诟病。

“法律没有对企业的惩罚措施和规定,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诉诸法院,即使打赢了官司,法律判决企业也会进行补充赔偿,数额很小,而且可能还不足以覆盖消费者的血腥成本。” 马宏民告诉记者,在国外,违法企业的成本非常高,法院会对一些恶意企业判处惩罚性赔偿,而且往往数额巨大优酷连续包月会员规则,让消费者有足够的动力和强烈的***意识。 *****,企业总会相应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邮箱:2253003190@qq.com
  • 商品图片

    【自动充值】爱奇艺黄金VIP会员1个月月卡官方直充丨24小时自动充值丨立即到账!

    ¥17.23元 抢购
  • 商品图片

    【自动充值】爱奇艺黄金VIP会员7天周卡官方直充丨24小时自动充值丨立即到账!

    ¥7.33元 抢购
  • 商品图片

    【自动充值】优酷视频VIP会员7天周卡官方直充丨24小时自动充值丨立即到账!

    ¥6.42元 抢购
  • 商品图片

    【自动充值】芒果视频VIP会员1天天卡官方直充丨24小时自动充值丨立即到账!

    ¥1.55元 抢购
  • 商品图片

    【自动充值】PP视频VIP会员1个月月卡官方直充丨24小时自动充值丨立即到账!

    ¥2.51元 抢购
  • 商品图片

    【自动充值】腾讯视频VIP会员1个月月卡官方直充丨24小时自动充值丨立即到账!

    ¥14.58元 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