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连续包月10元半年不限次数都送了好多用户。个人觉得注册的门槛降低了,但是看新闻的功能减弱了。不知道王博柴的想法会不会成为微博现在看到好多的“订阅”不知道作用如何,而看新闻和某个事件的发展趋势只能通过这些时间线的传播来看,短时间可能还ok,从长远看,还是回归到“传播”两个字上。
每天或者每周只可以看3次,如果能够更加方便更加完善,我是非常喜欢的。问题只是:2次都看不完,看也是浪费时间,但是一想到有高清更新的,心理上就释然。有时候也在想,你觉得你花这2个小时或者更多的钱在看新闻或者看长微博信息,有没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意义呢?答案不敢肯定。不过对于我而言,这确实已经不是刚需的需求了。
换个说法,这又是资讯需求的用户的一种被互联网搞的改变,我觉得还是互联网把资讯需求变成了媒体类产品新浪微博连续包月10元,怎么样体现这个意义呢,就是资讯产品必须要满足各种条件,必须要让你相信这个是资讯,不要说是我广告多点,就是你必须要知道这是资讯,是你自己主动的需求,是需要被时间证明,如果你不相信新浪微博连续包月10元,那就不是资讯。所以,简单讲,不仅仅是腾讯微博,其他的资讯类产品,因为别人要相信你的需求,就会让你主动点开看。
这样的产品才是更符合用户的需求的,这是满足用户的第一需求。而媒体类的功能,或者更多资讯传播类的产品,是否有比这个更加完善的方案,无法判断。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新浪微博比百度的更加成熟。—ps:鉴于匿名提问者的提问,给出以下几点建议:1.当信息可以逐条、多条、重点查看,还用有空刷新刷到第二条的时候,网页新闻逐条看的用户,从心理上感觉优于看标题,看评论,看头条的用户,优于只看完整新闻的用户,这是微博吸引用户的一点。2.对于没有对新闻感兴趣的用户,我给出以下建议:。
1)理解新闻中新闻的意义,看到信息的中心内容,理解是如何被传播的,并为自己产生与之相应的行为。在这点上,因为这些信息不涉及你的核心需求,所以放弃看信息大篇幅的用户,感觉上会更为偏重娱乐和休闲。
2)虽然没有兴趣点击,这些信息还是会进入到潜在的推荐库。对于这些信息进行深度筛选,作为自己的标准,并进行有效的传播。
3)刷新这些没有兴趣的信息,刷新页面是一种用户的仪式感,你可以不刷新去看某个新闻,但是刷新一下,他能够带来好感,你看到的内容是和你有兴趣的,能够激发你对微博内容的兴趣,同时能获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