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量网友反映,优酷开通VIP会员权限后,需要开通酷喵会员才能使用投屏服务。 这意味着再也无法通过投屏的方式在大屏幕上观看了。 必须按照提示升级为电视会员才能观看。 这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
现在网友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这是为了保护电视会员的权益,保护优酷内容的版权; 另一组认为,不应限制在移动设备上购买会员资格的用户。 从律师的角度来看,优酷此举并未侵犯会员用户的权益。
深度剖析优酷此举的背后,是长视频行业版权意识的全面提升和烧钱行业的全面自救。 面对行业的长期亏损和短视频行业冲击带来的内忧外患,为了扭亏为盈,长视频平台两条腿走路:对内调整会员价为整个; 对外,尝试与短视频平台合作。
合理吗?
对于投屏需要购买会员一事,优酷客服机器人回应称,优酷VIP会员权益不包含投屏,手机、平板、电脑均可使用相关会员服务。 如果用户需要在电视上观看,建议购买或升级为酷喵会员,即可享受电视的福利。
微博上,#双光收集起来选表收费#的话题已经成为热搜话题,截至目前,阅读量超过2.1亿,讨论量超过2.2万。
整体来看,参与讨论的网友主要分为两派。
有网友质疑,为什么已经买了手机会员还要花更多的钱来使用投屏功能? 用户是在手机上使用APP,而不是电视上的APP。 优酷这样做是因为“丑到不能吃”吗?
也有网友认为,此举是为了保护电视终端用户的权益。 因为如果只用小屏的价格就能看大屏,对于花大钱买大屏会员的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 另外,防止非TV会员用户投屏也是为了保护版权。
优酷这样做合理吗? 有律师表示,这要看优酷移动端会员的使用条款或会员协议是否明确规定只能在移动端使用,不能在电视端使用。 如果有明确声明不能在TV端使用,阻止非TV端会员用户投屏也是情理之中。
优酷会员协议对此确实有明确的限制:《优酷VIP会员服务协议》规定优酷VIP会员服务可在手机、平板、电脑上使用,但不能在电视上使用。
事实上,除了优酷之外优酷连续包月会员规则,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软件也对手机和电视APP进行了差异化。 两款软件的会员需要单独购买,电视端的会员价甚至比移动端的还要贵。
整体涨价
移动端与电视端分开收费、禁止非电视端会员投屏等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长视频内容行业版权意识的提升和烧钱平台的自救。 目的是在不影响付费用户权益的情况下,提高用户的版权意识和自身平台的收益(用户未必能接受)。
近年来,长视频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面临沉重的外部冲击:一方面需要继续面对行业竞争激烈、用户版权意识和付费意愿不高的困境; 一方面,它仍然需要面对短视频行业的流量抢夺和免费使用。
为了逐步实现盈利,长视频平台不得不调整价格。
不久前,6月底,优酷宣布调整月卡会员价格为30元,季卡为78元,年卡为258元。 88VIP不受影响。 其上一次价格调整是在 2017 年。
而优酷的涨价在业内相对较晚。 去年底,爱奇艺手机会员价调整为连续包月22元,季包63元,包年218元,非连续包月VIP卡30元,季度78元会员卡,年卡248元。 此前,连续包月19元,涨价幅度在15%左右,季节性和年度订阅涨价幅度较小。
对于涨价一事,爱奇艺回应称:“视频平台的会员订阅价格一直偏低,这种现象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更良性的产业生态,让优秀的内容制作者得到回报,最终,我们会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所以我们决定调整会员价格。我们会继续努力完善内容,完善产品,服务用户。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这些年来,免费视频已经深深植根于国民消费观念中。 但近年来,随着各视频网站整体内容质量的提升、自主版权的升级以及会员消费的逐步推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消费视频内容。
但各长视频内容平台的收费项目不敢直接一口气定价过高,涨价变得谨慎。 毕竟行业竞争激烈,他们不得不面对免费短视频行业的冲击。
好消息是,此次提价后,爱奇艺的用户流失率并不高。 爱奇艺也结束了多年的亏损,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实现盈利。 这让包括优酷在内的其他长视频平台看到了希望,纷纷涨价。
今年4月,腾讯视频也涨价了。 包年会员由218元涨至238元优酷连续包月会员规则,连续包月、年卡、超级影视VIP连续包月涨5元。
与短视频合作
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量和流量已经远超长视频平台,也在影视内容方面直接分流了长视频平台的用户和流量。 由于版权保护问题,长视频与短视频的纠纷一直闹上法庭。
但这种现状如今已经悄然改变。 一方面,长视频希望早日结束亏损寒冬,减少对短视频行业的冲击; 另一方面,经济下行限制了长视频行业的估值,融资渠道不畅,行业资金烧不够。 救你自己。 在此背景下,长视频平台纷纷选择与短视频合作。
不久前,爱奇艺与抖音双双宣布达成合作,探索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 爱奇艺将授权抖音集团旗下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长视频内容,在其内容资产中进行二次授权,包括《迷雾剧场》等多部精品剧,用于短视频创作。
同时,有知情人士透露,抖音最初的合作伙伴是优酷。 优酷高层曾表示可以谈,但合作未果。 最终,抖音选择了与爱奇艺合作。
近日,也有传闻称腾讯视频正在与快手洽谈合作,不过这一传闻很快被腾讯否认。
此前,搜狐已与抖音达成合作,获得搜狐所有自制影视作品二次创作的相关授权。
长视频和短视频“握手言和”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从视频行业来看,可以利用长视频平台的内容优势,通过短视频平台盘活市场,短视频平台可以从长视频平台获取更多优质影视内容,补充内容库,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选择与短视频合作,可以让长视频平台松一口气,但这并不标志着长短视频竞争的结束。 长期来看,长视频平台的整体盈利能力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经济下行时期更是难上加难。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长视频平台的自救可能需要更多用户的支持和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