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快餐的娱乐模式大大提高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在分散的时间里寻求娱乐的需求,扩大新的增量,各大视频平台都开始向长、中、短视频领域发展。继续添加代码布局。
当各大视频平台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腾讯微视开辟新赛道,率先定义中长视频,推出微剧,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姿态”人们追剧。.
(Canva的图片可以画)
长视频挣扎
国内长视频行业早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如今却长期笼罩在“成长困境”之中。具体来说:
一是采购成本高。为了吸引用户、增加活跃度,各家电视台、视频平台开始激烈争夺优质内容的版权。毫无疑问腾讯视频,在头部内容供不应求的情况下,IP版权的价格一再上涨。不过,高昂的价格并没有影响到各个平台对版权的积极性。为了把这些顶级IP作为自己的VIP剧和专属剧来争夺用户,各个平台的成本还在不断创新高。
二是缺乏优质内容。众所周知,好的内容是“流量红利”的源泉。在内容平台频频出现的今天,成熟的创作者和制作团队稀缺,使得优质内容的创作速度远低于预期,造成内容同质化严重、内容低俗、创意抄袭等现象。
三是会员增长乏力。由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会员数量均突破1亿,会员增长已逼近天花板。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视频,爱奇艺订阅会员1.048亿,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万。虽然腾讯视频会员数量增长了 20%,达到 1.2 亿,但增速明显放缓。
四是广告收入承压。广告是视频平台除会员服务外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今天并不乐观。财报显示,腾讯视频2020年第三季度广告收入下降1%至35.99亿元。事实上,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已经导致大量广告主迁移到抖音、快手购买流量、做直播。正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插播广告的挑战,视频行业普遍面临广告收入的“增长困境”。
这些问题在国内长期视频行业普遍存在,从行业龙头“爱优腾”的十年奋斗历程可以预见,短期内没有任何平台能够彻底解决这些困境。因此,在多方面的压力下,腾讯视频等长线视频平台亟待寻找新的增长点。
短视频不可逾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短视频一时风靡一时,因为它兼具娱乐性和社交性,并且与碎片化时间的使用场景深度契合。
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9.0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高达8.18亿。显然,短视频在网民中的渗透率已经极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的大浪淘沙,短视频市场的发展已经成熟,形成了“两强多强”的市场格局。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抖音和快手分别占短视频用户的78%和60%,DAU分别达到6亿和3亿。
事实上,除了抖音快手之外,各大互联网平台也纷纷推出多款短视频APP,旨在挑战短视频顶级玩家的同时完善其内容生态。但无一例外,都被抖音和快手以骑兵的姿态远远甩在了后面。
虽然短视频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短视频整体用户规模基本稳定,开始从增量向存量过渡。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短视频行业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头部仍将是抖音和快手的拉锯战。
显然,在短视频赛道上,抖音和快手在内容上建立的护城河非常坚固,难以逾越。虽然腾讯微视也是短视频创作平台和分享社区,但在短视频领域“赶超”快手和抖音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腾讯为了寻找更多的商业可能性,只能另辟蹊径,尝试以微剧的形式进入视频领域的新赛道。
腾讯部署“中长视频”微剧
腾讯微视近日宣布,明年将投入10亿资金和100亿流量,为微剧赛道下的内容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支持。同时,也将推出制作精良的1-3分钟竖屏微剧品牌“火星小剧”,以及优质微剧扶持计划“火星计划”,与创作者共同推动竖屏IP产业短剧的发展。腾讯微视进入微剧赛道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微剧不同于长短视频,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微剧比短视频制作得更好,比长视频更短、更强大。当当代年轻人普遍追求真实的内容、获取快速的信息、拥有强烈的沉浸式观影体验时,微剧获得了优质、快节奏、脑洞的称号。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其次,微博与腾讯内容生态中的IP资源联动,有助于实现商业化闭环。腾讯微视推出微博,与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游戏等进行IP合作,支持微博业务发展。这样的微剧内容多维度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腾讯的内容生态。
据悉,腾讯微视推出《铜陵贵妃》系列,由腾讯同名动漫IP改制而成。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话题总数达到20亿;另一部竖屏古装互动微剧《墨语》《玄气》互动量过亿,豆瓣评分7.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些体量小、内容充足的竖屏微剧正是大众喜欢看的。
显然,从腾讯微视在微剧上的初步尝试和显著成效来看,此举是正确之举。
腾讯微剧成龙头?
虽然腾讯微视已经在中长视频领域进行了布局,但其他长短视频平台或许也并非毫无准备。长视频平台正在逐步向中短视频领域渗透,而短视频平台也在尝试通过进入长视频市场探索更多的商业化可能性。
具体来说,以爱奇艺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为了抵御短视频平台的全面入侵,开始了“做短”的探索。短视频的快速崛起意味着用户对长视频的关注度有限。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短视频人均使用时长已超过即时通讯,成为“打发时间”的第一武器。
因此,为“短”而生,成为近两年长视频探索的发展路径。比如爱奇艺出品的《生活从我开始》,腾讯视频推出的《对不起同事》。这些小而美的微剧,也随着头部玩家“爱有腾”的考验,开始在小众市场悄然成长。
与此同时,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开始了从“短到长”的转型,以扩大和持续深化内容。从链接明星资源到推动用户生产,短视频平台凭借碎片化、高流量的优势,逐渐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比如,抖音专注于打造优质IP,强调内容的品质和创新;快手也开始整合媒体,提升内容的本土性和专业性。
在目前各大视频平台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竞争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的情况下,凭借领先的产品实力和平台自身的独特定位,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腾讯微剧能否凭借自身优势在其他平台的不断加码中成为行业龙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