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和消费娱乐方式转变的推动下,我国漫画经历了传统纸质漫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移动网络漫画爆发期。内容完美结合的APP——快看漫画诞生了。
我是动漫爱好者。快看漫画是在动漫界的朋友和朋友的推荐下安装的。在使用和体验之后,我成为了该APP的忠实用户。此外,本APP还拥有国内外多部热门漫画的版权。,所以对这个APP印象不错。
作为一个APP用户,我不仅对APP的使用体验感兴趣,还想对这款APP的发展历程、竞品、数据性能、优缺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目前,快看漫画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APP发展成为2017年行业的佼佼者。截至目前,2019年快看漫画用户总数已超过2亿,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亿。新时代,后来者纷纷效仿。
01 市场与产品定位
为用户提供优质漫画,漫画无需翻页滑下即可阅读,主打创新条形阅读,每日推送优质轻漫画,为用户带来流畅沉浸的阅读体验,致力于为用户带来好漫画产品同时提供类似微博的大V互动社区,用户可以直接接触漫画家的日常生活。
快看漫画主要是一款为偏爱95、喜欢二次元领域的现代青少年提供漫画阅读+社区分享服务的APP。
02 识别竞品
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哔哩哔哩漫画的使用场景高度一致:使用时间基于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包括等车、午休等非工作空闲时间。
快看漫画自2014年12月发布以来,长期发展数据一直位居行业第一,而早年推出的腾讯动漫紧随其后。与腾讯动漫产业合作,收购网易漫画快看漫画,完成了漫画产业的一轮布局。搜索指数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发展势头非常强劲。16.
因此,我选择了当前行业No.1:看漫画,早起:腾讯动漫,晚起,发展更快:Bilibili漫画进行竞争分析。
从上图总结的快看漫画等竞品的业务板块可以看出:
1.业务部分
从业务部分可以看出,这三款产品的核心业务是提供漫画资源,但漫画的内容方向和目标群体不同:
快看漫画使用适合快速阅读的条子,内容以轻量级为主,易于阅读,用户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热衷于打造“流行模式”以获取大量用户;用户规模大,没有腾讯动漫漫画平台多元化,用户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平台内容也是根据她们的喜好而定。
腾讯动漫的核心业务是IP驱动,用户群体广泛;持续投入IP储备和孵化,在战略上大力支持国漫。目前已有1000多部签约作品,“狐妖小红娘”就此诞生。》等优质中国漫画IP;腾讯动漫相比快看漫画优化了阅读流程。看完本节可以直接滑到下一节,过程更流畅。
哔哩哔哩漫画内容目前为与B站签约的漫画,虽然已经收购网易漫画,但内容并未完全融入B站漫画;内容比较简洁,每本漫画一页,也有特殊情况——画风有很多倾向于多帧漫画,左右翻页比较适合这种情况。
2.社区业务
快看漫画的主要社区是大V互动社区快看漫画,可以直接接触漫画家的日常生活,漫画作者和编辑成为社区内容的提供者。
平台上的V社区相当于作者与用户直接交流的桥梁,让用户与作者建立牢固的关系,增强用户、作者与平台的关系;还有互动社区供普通用户分享社区和游戏圈。它为用户提供了讨论和分析内容的情节和时段的机会;从而加强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增加用户粘性。
腾讯动漫目前的社区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V社模仿快看漫画的“大神”社区、收集用户评论的工作圈、普通用户分享社区:提供小视频分享和发帖类似大神抖音社区的人气远不及快看的V社区;
主要原因是漫画名著作者的发帖频率比较低;并且工作圈的入口隐藏在每部漫画的详情页,为用户提供类似于豆瓣影评的漫画评论,让粉丝积极讨论,为作者加油。增加了用户对作品的认同感,也增加了用户的粘性。
哔哩哔哩漫画目前没有社区业务,但是哔哩哔哩在一年前收购了网易漫画。网易漫画社区专注于普通用户分享社区。不同的是,APP经常举办抽奖活动。,增加用户活跃度,让他们更有动力进行互动,增加用户粘性。
3.电子商务业务
2016年,日本动漫周边产业达到了动漫产业市场规模的四分之一——5627亿日元。可见,动漫周边是一个值得深耕的领域,不少漫画APP都推出了自己的线上商城:
快看漫画的电商分为两部分: 快看商城:提供漫画书、服装、漫画周边、文具的购买服务,并根据产品推出类似微信文章的安利贴文和促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热门IP可以在漫画每章末尾看到推荐入口,对用户来说非常贴心;
另一部分,积分商城隐藏在“任务中心”,为购买漫画和虚拟商品提供积分;电商服务是围绕漫画和APP的虚拟服务,阅读漫画可以同时享受附加服务,增加用户粘性。
腾讯动漫的电商业务直截了当:直销热门漫画及周边:对热门漫画IP进行分类。同时,还提供了类似快看漫画的积分商城——用“鼠标币”换“读点”,充值兑换周边;这部分业务条理清晰,直入主题,唯一不足的是漫画中没有相关推荐的周边入口。
4、游戏业务
快看漫画没有大平台的支持。游戏业务目前的策略是游戏多式联运——定制漫画和互动投稿,打破传统“单向阅读+转化率计算”的局限,利用整合营销获取吃螃蟹的回报,如与《恋与制作人》让双方用户量大增,留存率大幅提升。
腾讯动漫有腾讯大平台支撑,腾讯游戏是腾讯的一大核心业务。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腾讯推出了《狐妖小红娘》、《我的英雄学院》等自营漫画游戏。漫游联动激发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数量和产品粘性。
03 发展历程
以上就是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哔哩哔哩漫画的发展历程总结。可以看出:
1.功能上
(1)看漫画
2016年6月,上线V社区,加强作者与用户的互动;
2017年5月,弹幕上线:为用户提供发泄情绪、与故事情节互动的机会;
会员等级将于2019年1月设定,不同等级会员的服务存在差异。会员有关卡弹幕、头像挂件等内容:给用户带来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帮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同时升级社区“世界”,推出兴趣圈功能:整合相同兴趣的用户论坛内容;通过这些措施,增加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2016年10月,商城上线,拓展业务边界:漫画电商;游戏业务在线:拓展业务边界:增加游戏用户类型;
2017年2月,社区由V社区变更为“世界”:增加用户之间的交流,社区主题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交流需求;
2017年7月,配音上线:用户群扩大,喜欢配音的人也在平台上展示。
(2)腾讯动漫
2016年6月,社区上线:根据用户群划分不同的社区,并用logo标记用户,起到快看兴趣圈的作用,增加用户粘性;
2018年4月,“扭蛋机”上线:提供线上扭蛋和线下送货上门服务,是漫画周边服务的变种:增加喜欢收集扭蛋的用户类型;
2018年7月,定向流量套餐上线:增加用户使用APP的场景,让用户不满足于在无线网络覆盖的地方看漫画;
2018年11月,漫画与小说互通门户上线:平台上的小说与漫画用户也可以相互转换;通过这些功能,拓展业务边界;
2018年9月,看漫画功能上线:直接进入漫画内容,省去繁琐操作,优化操作流程;
2019年1月,“漫画动画”上线:漫画加配音,形成独特的动画形式,制作成本不及普通动画,吸引了大量内容制作者和动漫爱好者;
2019年4-7月社区变化:“游乐场”变“看”,“社会”变“兴趣圈”,运营策略从关注用户+漫画向内容化转变“坚持优质内容,不断升级。” 动漫形式”。
(3) 哔哩哔哩漫画
支持列表于2019年7月上线:提供类似于直播打赏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榜单本身就是确定明星偶像的地位,有利于增强用户与作者、漫画之间的粘性;对作者而言,星榜更能直接体现他们各方面的努力和能力,榜单能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
2019年9月,漫画讨论区上线:类似社区的功能,增加用户对漫画的认可度,从而增加用户粘性。
2. 战略上:定位、口号和活动
(1)看漫画
在最初没有版权意识的漫画市场,快看漫画开始定位为优质原创漫画APP,进行差异化,与盗版漫画等“动漫之家”等APP展开竞争;直到漫画版权开始被封。注意,2017年,他提出“一分钟一部好漫画”。此时的快看主打轻漫画,随时随地都能看。作品注重语言简洁、阅读速度快、漫画质量高。
2019年,slogan改为“快看漫画,看到就哭”。快看漫画已经完成了一轮用户布局,下一轮发展战略计划重点发展内容IP,以改善热门IP的非持久化问题。同时,促进漫画与其他行业(游戏、电影、动漫等)之间的多式联运。
(2)腾讯动漫
产品上线之初就定位为正版原创漫画平台,可见大平台对行业的预见性;2016年6月提出口号:“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念”,表达品牌态度:帮助“二次元”人群走向社会,心中发出呐喊,渴望理解和支持,引起了广大动漫迷的共鸣,大大提升了用户活跃度。
2019年7月,slogan变成了“遇见不一样的世界”:坚持打造优质内容,以多样化的内容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用户阅读漫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3) 哔哩哔哩漫画
最初定位为二次元动漫迷的追漫神器,用户主要是日本漫画和哔哩哔哩版权漫画。目前APP还在业务整合过程中,一年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提出新的slogan。
(4) 活动
从APP上线到现在,三款APP线上线下都进行了积极的营销合作活动。目的是为了吸引用户,增加他们对联合活动的参与度,增加用户粘性,提升品牌价值。
04 数据表现
目前,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稳居漫画前两名,而位居行业第一的哔哩哔哩分拆漫画业务,推出哔哩哔哩漫画APP。经过不到一年的发展,仅漫画业务的B站整体网络排名和行业排名都不够高,在情理之中。
1、关键词排名人气
关键词排名流行度是指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搜索引擎等渠道关注的人或事件的关注度和搜索度。可以看到,哔哩哔哩漫画的关键词排名热度略高于腾讯动漫;
一方面,B站在主站建立连环漫画社区,为APP用户吸引流量;同时,哔哩哔哩漫画利用自己最大的特色,日漫IP,推出了最近大名鼎鼎的《鬼灭之刃》、《鬼灭之刃》和《哔哩哔哩》。下半年,关键词的热度终于超过了腾讯动漫。
2. 月活跃数
从月活跃用户数可以看出,目前快看漫画、腾讯动漫三大APP的市场规模和量级都在千万级,哔哩哔哩漫画接近百万级;
战略上,快看漫画凭借品牌定位的IP开发——女性漫画和游戏联动战略收获了大市场,而腾讯动漫则多次调整。内容+众创平台+泛娱乐共生。截止目前,以漫画为IP原点,通过动漫放大,跨域授权影视、游戏、周边开发,符合用户体验;
3. 保留
留存率方面,腾讯动漫已达到行业第一;而哔哩哔哩漫画更专注于漫画阅读业务,在上游应用上与更多的动漫作者和工作室合作,一方面可以丰富动漫内容,另一方面持有版权可以进一步开发漫画内容衍生品,向动漫产业下游延伸。
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和哔哩哔哩漫画在月上线数和人均时长上并没有相同的规模差距。人均月上线次数和开放次数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时间的碎片化。该数据受漫画更新时间和热度影响较大,与APP推出的漫画内容有关。
人均每月使用时间与内容类型有关。可以发现,以国漫内容为主的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的人均月使用时长远高于哔哩哔哩漫画。这说明国漫内容在中国市场更受欢迎。欢迎。
4. 行业排他性
行业独占率是指漫画行业的用户只安装了一款目前在用的同类产品,是一个可以反映用户忠诚度的指标。
快看漫画达到20.5%,行业领先,但就目前来看,快看漫画对高清漫画的追求以及基于立体漫画IP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用户,未来能否保持并实现增长,看看快看漫画对当下市场的把握;对于B站漫画来说,没有一定的积累,谈忠诚是没有意义的。
分时平均使用时间
5、分时人均使用时间
分时人均使用时长是指所选时间段内APP的活跃用户在24个时间段内平均每个用户使用APP的时长。
看漫画,一天中最高的时间集中在深夜,这与使用app的人有很大关系。根据《2019年中国青少年熬夜晚睡白皮书》,2018年熬夜的主要年龄段是15-35岁。不过快看漫画的阅读时间在1:00可以达到这个数值,说明这个APP的主力是年轻人。对比其他APP,发现这款APP更受年轻人欢迎;
使用腾讯动画的人群种类更多,平均作息也更加规律。
6、人均日开工次数
人均日启动次数是日启动次数与日活跃用户数的比值,反映了每位用户每天的平均启动次数。
除了之前分析的内容,原因还和奖励机制有关:腾讯动漫设立了“今日福利”入口APP,列出每日优惠和福利。等很多动作,一方面将旗下漫画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另一方面给用户“微利”,从而留住用户;
不过,快看漫画只有会员购买券的简单折扣,以及任务机制、新工作券等福利。每日任务奖励以积分为主,积分用于商场消费抵扣。对于不喜欢买外设的用户来说,这个奖励机制很鸡肋;
阅读券等更实用的奖励可以像腾讯动漫一样适当增加,让用户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而不是直接切换平台。“福利”的手段不如腾讯动漫全面,这也是造成差距的一个原因。
05 总结
随着前期人气网红的火爆和以女性内容为主的漫画内容,再加上大V社区的互动和优质的漫画风格,开始发展强势的轻题材内容娱乐方面,快看漫画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第一的。
快看漫画的平台内容也是根据年轻用户群体的喜好,聚焦苏玛丽、霸道总裁等热门题材。与现有的影视剧相比,这些题材都比较快餐,一些低俗不雅的内容在所难免。如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监管,并实现与影视相关行业的联动,是一个快速思考的漫画。问题。
快看漫画的一切运营都是为了流量;而与用户互动的直播、V社、“走红作家闺房”等栏目则显示,快看漫画娱乐性过强,导致读者注意力从作品转移到其他地方,如果作者切换到其他平台或作者有个人问题,可能会流失大量用户。
以娱乐为定位,快看漫画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娱乐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看漫画,目前没有流量,缺少有价值的IP。漫画IP的发展是快看漫画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