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产品新手,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做一个广播应用程序,我还年轻了一岁。今年浏览了无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感觉国内很少有案例能在产品设计和概念上惊艳(最满意的是微信,其他比较好用的还有网易有道词典、阅读全文和上个月流行的乐六)。前几天,我发现酷狗音乐已经更新到7.0了。作者对7比较敏感,每次说起7,都觉得有大事发生。升级到酷7后,我发现原来的貂蝉产品终于长高了。心中一时掩饰不住感激之情,所以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废话不多说,先说一下酷7的一些变化。
1、重新调整信息结构,听、看、唱是三大支柱。每个部分都有卡片形式的功能按钮。
• 听力部分最突出的主题是本地音乐、音乐库和广播。从客户端UI展示来看,主题还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最常用的四个管理入口分布在本地音乐板块下:我的喜欢、我的播放列表、下载管理和最近播放。四大入口之一缺一不可,属于用户使用音乐APP的最基本需求。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就会死去。酷狗6.0的电台属于音乐库的一个子类。这次7.0将电台从曲库中分离出来,放在了默认首页,增加了电台的曝光度。
• 观看主要包括两部分:MV和直播间。MV分为中文、欧美、日韩、live四类。演艺直播是本板块的一个突出主题,其中突出了6个子主题:所有主播、好声音、女神女神、新声音到来、才艺展示、心情歌唱。每个主题都有一张图片,让视觉效果更有层次感。
• 唱歌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K歌和附近唱歌。一是唱歌自娱自乐,满足最简单的自娱自乐,二是听别人唱歌参与评论,满足基于LBS的社交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时代,社交已经成为用户越来越重要的需求,酷狗音乐也在积极迎合这一趋势。
二是曲库升级,霰弹枪换成大炮。
• 以前的音乐库看起来太低了,就像车祸现场一样。但升级后,它看起来有点笨拙。7.0的音乐库分为四个部分:推荐、排行榜、歌手和播放列表。这些词的语义是显而易见的。推荐是在线收听的默认页面,用户不知道该听什么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浏览,而歌手和搜索则是用户有强烈目的时给出的精准内容。图表和播放列表对组织和主题要求很高。如果排行榜和播放列表做得不好,这个音乐应用就不是一个好应用。3.抽屉功能布局。
• 类似于Android系统的抽屉和桌面概念,酷狗把常用的功能放在桌面上,而其他辅助和不常用的功能放在抽屉里,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一个好的UED设计可以让客户有个性、有品位,抽屉的操作方式有创意,也让人感觉舒适、自由。这种易用性,连腾讯都眼红。
•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抽屉里返回首页的小功能体现了产品设计师的好意。就像Windows系统的Win+D一样,有了这个快捷按钮,用户就可以摆脱不得不一层一层回到上一层才能最终回到首页的烦恼(再也不用担心很多层)。这个按钮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用性。四、增加手机K歌功能。
• 唱吧,K-Song 达人等一系列K-歌软件的出现,引爆了用户的唱歌热情。同时,由于竞争对手百度音乐、多米音乐、QQ音乐等众多小伙伴已经开启了麦霸模式,所以无论从竞争策略还是用户角度,都必须迈出这一步,本质上也是一个痛点。与主流k歌软件一样,酷狗7.0还支持按主题点歌、按歌手点歌、搜索歌曲、调节人声和伴奏音量、逐字准确歌词显示等功能。
• 功能日志谈论附近的K-歌,让用户可以在附近找到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没有知音,但至少看是可行的。出于好奇,人们往往对陌生人有一种近乎无限的探索精神。唱得好不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参与进来,然后按歌说唱,吐槽,鹅鹅留毛……
5.整合酷狗繁星的直播间
7.0集成了酷狗繁星的直播间功能,实现了PC端到手机端的又一次完美跳跃。据必达咨询数据中心统计,酷狗音乐Q3累计市场占有率在众多音乐APP中排名第一,占比20%。据玩豆家、颖宝、百度手机助手等大型下载平台统计,截至目前,酷狗音乐总下载量已超过6.5亿。
图 6:2014 年 Q3 移动音乐应用累计用户市场份额
据Alexa统计,酷狗繁星网约占酷狗子网站总访问量的1/3。百度指数数据显示,酷狗的用户群体以20-39岁为主,男女比例大致为3:1。如下所示:
图7:酷狗用户年龄性别分布(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可以看出,酷狗的用户群特征比较明显:20-39岁的男性用户以男性用户为主。而这场9158式的直播,触动了男团的痛点,吸引了大批男粉前来围观。他们有强烈的社交欲望,同时具备一定的付费能力,将直播间布局到音乐客户端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的粘性,换取更大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也为酷狗未来商业模式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最后三个细节:
播放器界面的UED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您可以通过向左滑动来剪切歌曲。6.0中,播放器页面左右滑动隐藏播放器页面;7.0大胆设计了左滑切歌,右滑保持隐藏。功能。在Minibar上向右滑动可查看两行歌词,长按歌手头像可查看歌手的所有单曲、专辑和MV。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计时功能还可以自定义。
总结评价:
• 总的来说,酷狗7.0终于摆脱了6.0时代功能布局混乱的局面。听、看、唱三个TAG,让整个信息结构更加清晰。用“听”、“看”、“唱”来命名TAG也很人性化。对于用户来说,学习成本非常低酷狗音乐,无需解释,连孩子都懂。
图8:酷狗7.0功能框架
• 其次,7.0也更精准的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在优雅解决听歌找歌需求后,还集成了直播间、K歌、K歌LBS,解决了用户听歌的问题。他人唱歌,与他人互动,聆听自己的歌声,分享自己的歌曲以获得认可和其他需求。这也为酷狗的平台和社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第三,抽屉式的功能展示非常有创意,滑动底部Minibar查看歌词等功能也有惊喜。酷狗的主要用户群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和适应能力。与未分化的基本欲望满足相比,他们更喜欢有东西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期望型需求甚至兴奋型需求)。这次酷狗7.0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大板块的划分和点睛之笔,有效避免了大地霸的感觉,实现了最复杂和最简单之间的平衡,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 第四,值得一提的是,酷狗将电台放在默认主页上是非常明智的。广播电台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组织形式,因其节目单的无形而无限的神秘,越来越受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本次改版只是基线产品设计的初步胜利,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所以说一下酷7的不足,顺便提点建议:
1、搜索功能显示过度。听力部分有一个大搜索框,曲库里有一个搜索按钮,抽屉里还有一个;到了唱歌部分,搜索框的位置下移了,框也缩小了,进入K歌库页面之后,又多了一个搜索框,但是抽屉里的搜索按钮却奇怪的不见了此时。再看板块,搜索框消失了,只剩下MV页面和抽屉里的一个。整体来看,搜索框的位置不一致,有时不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端的易用性。建议统一搜索功能。搜索框放置在该部分的主页上。不必将其放在抽屉中。
2. 左滑切歌很前卫,但用户可能不习惯。因为中国用户更习惯于严格对称的功能模式,向左滑动切换到下一首歌曲,他们本能地认为向右滑动就是切换到上一首歌曲。但目前的设置是向右滑动隐藏播放页面。结果左右滑动功能不对称,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误操作,用户很容易发疯。并且从交互的角度来看,隐藏播放页面属于信息浏览,用眼;而曲切本身属于听音功能的延伸,使用耳朵。两者属于不同的维度。如果放在同一个纬度,必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建议去掉左滑切歌功能。在各大音乐APP的不断加强教育下,他们早就习惯了左右切换查看歌曲信息酷狗音乐,突然叮嘱他们小心向左滑动,后果自负,这似乎涉嫌强奸用户。退一步说,有必要这么夸张地满足切歌的需求吗?
图 9:在播放页面上向右滑动
3、没有网络状态提示,很烦人。移动网络和wifi切换时没有基本的提示,用户很容易陷入无限流量消耗的烦恼(4G的推广强化了移动流量与其财产息息相关的共识)。所以,如果你今天还想谈感受,就赶紧加入这些小贴士吧,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支持者只是DLV的屌丝。
4、使用定向流量包时,页面状态没有标注,让人很不爽。在这方面,QQ音乐做得很好。当用户订阅了定向数据包,然后每首歌曲都听完,播放器的专辑图片左上角会加一个“免费流量”的标记,相当于一颗定心丸。,当用户看到这个标记时,他们就知道他们当前的收听状态是免费的,他们现在消耗的所有流量都是免费的。
5.内容操作太弱,乐酷推荐默认首页。它的子版块“新歌首发”、“精选播放列表”和“新唱片”已经好几天没有更新了。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用户的需求都不一样。为什么不根据他们的使用场景和喜好及时推荐呢?这一点可以参考各大电台APP(蜻蜓FM、荔枝FM、喜马拉雅电台等)的做法,对时效性和场景化推荐要求比较高。他们推荐的内容往往会在早上、下午、通勤、晚上等随时间变化。
6、大众化和规模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信息化时代,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需求。接下来,我会进一步抱怨酷狗没有个性化。作者供职于一款电台APP,曾引领个性化电台的发展趋势。它根据用户对节目片段的收听时间、收集、下载、点播等行为,智能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然后利用算法建模对节目进行建模。用户提供相应的无线电流。用户对此也很满意。令人失望的是,酷狗7.0放弃了6.0时代唯一的内容个性化(6.0)。0曲库有猜你喜欢的功能,即添加5首心歌会自动生成相似歌曲合集。播放列表)。对此,想必网易云音乐的高端用户群大概是在享受大金牙音乐,因为他们此刻正在享受网易云音乐还算不错的个性化服务(基于味觉测试和红心歌曲)。对此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都明白,每一只貂蝉,每一克拉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清新的梦想。因为他们此时正在享受网易云音乐相当不错的个性化服务(基于口味测试和红心歌曲)。对此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都明白,每一只貂蝉,每一克拉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清新的梦想。因为他们此时正在享受网易云音乐相当不错的个性化服务(基于口味测试和红心歌曲)。对此我不想多说,因为大家都明白,每一只貂蝉,每一克拉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清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