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健康加速布局营养健康赛道
健康营养品牌“薄荷健康”完成D轮融资。本轮由明耀资本领投,C轮投资方复星集团继续跟投。投后估值突破20亿元。本轮融资前,薄荷健康已获得多轮投资薄荷健康,包括晨兴创投(现五元资本)、SIG、DCM、高通和复星集团。
1.营养+科技让人们更健康
薄荷健康于2008年在上海成立,从互联网食品数据库和体重管理工具起步。推出了“薄荷健康”、“薄荷食品数据库”等工具类产品,提供基于APP、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的营养查询和健康管理服务。
薄荷健康创始人马海华表示,薄荷健康应用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2亿,包括APP和小程序,日均活跃用户200万,月均活跃数1000万。
在此次用户沉淀的基础上,薄荷健康逐步进行商业化探索,先后开发出以功效定位的“薄荷心”、“薄荷”四大子品牌矩阵为代表的系列营养食品产品。以健康零食定位。健康快餐定位的“精选”、“薄荷有料”、主打儿童营养的“薄荷森林”,整体SKU超过200个,实现从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工具到健康营养系统解决方案的迭代.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越来越重视营养健康,对营养知识和营养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薄荷健康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营养师团队。
一方面,积极构建自己的官方内容矩阵,输出科学可靠的PGC营养科普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私域运营等方式,为薄荷健康消费者提供专业贴心的营养师健康咨询服务,帮助用户答疑解惑。在产品的使用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营养相关问题,我们已经成为消费者身边真正的营养师朋友。
目前,薄荷公众号覆盖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B站等主流新媒体,全网粉丝超600万,年自然曝光量3.5亿+,薄荷营养师服务超过1人万消费者。
新一轮融资完成后,薄荷健康将加大对“营养科技+健康产品+营养服务”核心业务的投入,实现薄荷健康系列APP向家庭营养管理工具的功能升级,增加研发更多品类的保健品。和迭代,不断提升营养服务水平,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二、加快布局营养健康赛道
Mint Health的典型用户是25-35岁的年轻都市女性,占比超过80%,以及以女性为消费决策中心的年轻家庭。
年轻女性的健康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美”的需求,即减肥和减脂;另一种是对健康的需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薄荷健康专注于后者,即在营养领域,通过全面均衡的营养管理、热量控制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未来中国餐饮消费领域,消费者的利益变化会越来越快,单品很难卖20年。” 创始人马海华表示,对于薄荷健康来说,这意味着要加强不同渠道的运营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灵活定制产品和营销。
此外,作为前端销售的供应链支撑,薄荷健康与8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保证产能的同时进行全链路数字化管理。
薄荷健康以现代营养科学为基础,打造了国内最早的互联网食品数据库和营养健康管理工具和社区(薄荷健康App)。
经过不断完善和更新,目前食品数据库涵盖了63万种食材、菜肴和包装食品数据,以及150多种营养数据,并成为微信、支付宝、支付宝等众多主流平台的合作伙伴。百度等上千次。
同时,薄荷健康开发了家庭智能营养处方系统和家庭健康数据中心两大新功能,可以进一步为年轻家庭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营养方案。
未来,明特健康将围绕数量、质量和版权三个方面不断完善食品数据,提高数据准确性,并结合食品数据库、智能营养处方系统和家庭健康数据中心三大模块,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薄荷健康营养科技并不断升级,成为营养领域的“健康数据库”。
专业人士表示,国人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2020年疫情之后,极大激发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健康消费意识由内而外觉醒。Mint Health 赋予“吃”更多功能,让消费者吃得更有营养、更健康。
Mint Health打造的一体化健康营养解决方案和丰富健康的营养产品将极大地满足年轻人及其家庭的需求。此外,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对健康产业的专注、高效的执行力、公司精细化运营和着眼于品牌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薄荷健康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万亿级蓝海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规模,是万亿级蓝海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了40多年,行业比较成熟。2019-2020年,居家健身成为创投热词,市场持续高速增长。该流行病于去年2月至3月爆发。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健身市场规模达到281.5亿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5%。预计2021年达到404亿元。家庭健身从成熟的健身赛道中脱颖而出,“脱颖而出”,成为新的赛道机会点。
家庭健身赛道的兴起薄荷健康,是否只是疫情造成的短期爆发?
一是家庭健身从成熟的健身行业中脱颖而出,在移动端的带动下,一直能够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从产品销量来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疫情只是催化剂。根据Tao 2018-2020年的数据,健身器材的销量每年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2-3月和11-12月。其中,疫情之下,2020年2月至3月,峰值尤为明显;
最后,疫情过后,健身意识增强,行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据麦肯锡《2021年中国消费者报告》显示,疫情后在线健身用户增长23%,其中60%打算继续在线健身。此前,家庭健身在中国的渗透率并不高。根据Impulse招股书数据,中国城市家庭平均每100户拥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不足5%。
在资本市场,居家健身也表现不俗,先后跑出上市公司榜首。2019年,美国Peloton率先成功IPO。去年,其股价高达443.8亿元,同比涨幅超过550%;在国内,舒华体育也在2020年登陆A股。
居家健身受到风险投资家的青睐,成为二级市场的“人气炸鸡”,玩家纷纷入局。
金融下午茶综合 36氪、财新网、清通资本